本初子午线(英语:Prime meridian),即0度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格林尼治子午线或本初经线,是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
不像纬度起点(即赤道)可以由地球自转轴决定,理论上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被定为本初子午线,故此在历史上曾对此线有不同定位。1851年御用天文学家艾里(Sir George Airy)在格林威治天文台设置中星仪,并以此确定格林威治子午线。因为当时超过三分之二的船只已使用该线为参考子午线,在1884年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正式定之为经度的起点。
本初子午线的由来
本初子午线诞生于1884年,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因为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所以地理上的经线在我国被称为子午线,0°经线就称为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是干嘛的?
地球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又称零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起,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0°到180°。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
本初子午线的确定(发展史)
1871年第一届国际地理学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各国的海图要统一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并在15年内付诸实施”。
1883年10月在罗马召开第7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会议决议:“本初子午线必须是通过一级天文台的子午线,考虑到有90%的从事海外贸易的航海者已经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来计算船的位置(经度)这一实际情况,各国政府应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关于时间问题,会议认为:在国际交往中应采用统一的世界时,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1881年10月1日,国际子午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最后大会通过了七个决议案,其中:
决议案之二:出席会议的各国政府应采用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环中心的子牛线作为本初子午线。
决议案之四:提倡采用世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时或标准时。
决议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线的零时为起点,民用日也从子夜零时开始。
至此,本初子午线、世界时等最终得以确立,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